警訊!數位音樂真的救的了唱片工業嗎?

雖然說提供販售「數位音樂」服務的業者,在iTunes之後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像是AmazonMySpace,甚至傳出連微軟都要為旗下的Zune開一個如IPod之於iTunes一樣的數位音樂販售服務。儘管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到數位音樂販售的行列,唱片產業也對這樣音樂的形式持越來越開放的態度。但,數位音樂真的救的了唱片工業嗎?

市調機構NPD對人們取得音樂的方式及聽音樂的方式,以美國民眾為母體做了調查。且讓我們先來看看其中之一的圖表:

     Slide1

首先是人們索取音樂的方式,針對美國十三歲以上的民眾所進行的調查。並且將2007年與2006年作了比較。NPD將人們索取音樂的方式分成了五種,分別是實體CD、付費下載(數位音樂)、P2P、燒錄等。

各位朋友們可以看到的,兩個年度以來,人們購買實體CD's的比例竟然下降了近十個百分點。而付費下載(數位音樂)這個部份,也才僅從百分之七上升三個百分點而已。若以「增加」來看,名列榜首的是P2P分享這個項目。

相較於許多人士對於付費下載的數位音樂抱持著樂觀的態度,筆者也曾經包含在內。當看到NPD所做出的圖表後,免不了有一陣擔心朝心裡襲來。先前我們以為,許多業者開始爭相提供付費下載的數位音樂服務時,樂觀的以為,付費下載會依序的慢慢取代實體CD的市場。

但現在好像不然,實體CD's市場萎縮的速度大大的超過付費下載成長的速度。P2P分享成長的速度也超越了付費下載的成長速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們真的能夠繼續相信數位音樂是唱片工業的唯一出路嗎?

當然這個圖表所顯示的只是美國的狀況,影響出這樣的結果,可能還有包括了美國本身經濟衰退的因素。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付費下載數位音樂本身還是保持成長狀態的

但我們還是不能樂觀的把人們降低購買音樂的原因歸咎於音樂,就算在台灣也一樣。縱使也許P2P分享的使用者還是存在,我們也同樣不能把責任都歸咎於消費者。筆者以為,唱片業還是要負擔一些責任。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買你們的音樂,今天並不是所有實體唱片衰退的比例都轉到P2P或者付費下載中。有些消費者是不願意再聽音樂了。

筆者還是認為自己不夠資格來評斷唱片業者,畢竟或許真的碰上了許多困難,這邊以台灣為例。但是就筆者個人的觀點,純個人的,實在是不太喜歡當今台灣流行的音樂型態。是不是有許多人跟筆者有同感,這筆者不清楚,但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人們才不買音樂不聽音樂了呢

選擇販售數位音樂只是一種商業模式,但唱片工業的主體還是在於唱片。唱片不好,怎樣的方便,甚至打折刺激需求,都是本末倒置。就如同,今天花了很大的一筆錢去打行銷戰,但是本身的商品,說白一點,歌手唱片,並不是品質實在時,這一切不都是白費力氣嗎?

加油,台灣的唱片業!

資料來源:http://www.npd.com/

2 意見:

Albert 提到...

看完您的評論讓我有了一些想法
我覺得您指出的趨勢是正確的
當購買實體CD比例下降後
並不會完全轉移到付費DOWNLOAD這塊
原因很簡單
因為其實會想購買實體CD的人
很多並不是單純只為了想聽音樂
還有很大原因是看在"CD整體的包裝"及"真實擁有專輯的感覺"
CD包裝包括 外部:封面設計;內部:歌詞、解說、歌手自介等 甚至是本身CD封面的設計
雖然這些都可以被SCAN和儲存成圖片檔
但能真正擁有整個CD實體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另一方面
對於那些只是為了聽音樂的人而言
他們不CARE是否有精美的專輯
因此在比較了P2P跟付費DOWNLOAD兩種方法後
當然會選擇免費的P2P且在音質上也不會有太多的差別!
這就是為什麼付費DOWNLOAD不會賺錢的原因

以上是我的淺見.......

匿名 提到...

Hello. This post is likeable,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 congratulations :-).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blog, it is about the Câmera Digital, I hope you enjoy. The address is http://camera-fotografica-digital.blogspot.com. A hug.

Designed by Posicionamiento Web | Bloggerized by GosuBlogger | Blue Busin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