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歐洲滑鐵盧之旅開端

今天在ZDNet看到了這則新聞「蘋果iPhone在歐洲沒那麼紅?」,心想著該來的總該來了。

 

IPhone自從在開發階段,我想史帝芬先生就已經盤算著要如何靠著這玩意兒賺遍全世界的錢。自從推出以後,首先在美國上市。我們看到了蘋果使用了那種全先進國家大概只有美國人會接受的銷售模式,買手機加綁合約。而且大家都知道的,美國沒辦法打網外。跟隨著有志人士破解歷險,IPhone在北美也悄悄的賣出還可以看的成績。就算如此,還是眾聲鼎沸的,美國人不要求可以打網外,但至少要求IPhone可以插插AT&T以外的SIN CARD。之後Google推出了A字首的開放平台,蘋果海禁依然。

 

該來的要來,蘋果以獨特的美國模式戰勝美國後,想當然爾把視線看過大西洋。 但,蘋果似乎想以同樣的美國模式進軍歐洲市場。這打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想法。

 

歐洲市場與美國很不一樣,就像只在小聯盟待了幾個月,就馬上轉去打大聯盟似的。

 

 

除了蘋果宣稱銷售成績還不錯的英國外,IPhone在目前已上市銷售的德國、法國,似乎都進展的不太順利。先介紹一下IPhone在這法國的銷售模式好了:

 

iPhone在法國「獨家」合作電信商Orange推出三種付費方案。可以399歐元(592.78美元)單買一支iPhone,綁一年「Orange for iPhone」服務合約,月費從49歐元到119歐元不等,視使用情形而定。也可以549歐元買一支iPhone,並搭配Orange的其他方案。不綁任何合約的話,也可單買iPhone,但一支要賣649歐元(964.20美元)。

 

 

就算法國的法律有相關的規定,迫使蘋果一定得開放使用者去自由選擇搭配的電信業者。但若你想要一拿到手機就馬上可以獲得自由,代價是一百歐元。算了一下,今天法國的使用者想要取得一隻擁有自由身的IPhone的話,得花上一千一百一十美元這個數字的金額,你說誇不誇張?

 

就算今天法國跟德國都靠了法律,來讓蘋果讓步。蘋果也不應該用這類型的銷售模式,設法在不想綁合約受限的使用者身上多敲點錢。你也許會說,會去買的人是自由選擇。但我會說,你這是在限制部分的人付出公認合理的價格去享受一種服務,這是過度的牟利。而如今,我們還無法得知,法、德以及其他未出售IPhone的國家的國民吃不吃蘋果這套。

道德面先撇開不談。蘋果終究是手機市場的菜鳥,這行成不成功,決定不止在手機的性能而已。蘋果看起來尚未摸透手機使用者的心裡,與電信業者談判的籌碼也僅止於強大的手機性能跟品牌效益。蘋果若想再進一步發展,勢必得朝著「開放」這條路走。這對在IPhone上的各種功能的新增必定是有卓越的幫助,畢竟世界上挺麥金塔的人還真不少。惟有這樣,才能迎接接下來歐洲、亞洲市場的戰役,以及最重要的,對抗採用Google開放平台的手機。

 

圖片來源:www.engadget.com

0 意見:

Designed by Posicionamiento Web | Bloggerized by GosuBlogger | Blue Busin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