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Days論壇討論 : 新型態的閱讀,出版社,你怎麼接招?
這個問題,我想跟之前論壇討論過的題目《WSJ 應該免費開放嗎? 》相對來說,是一種延伸。敝格之前寫過的《試圖打破僵局,Amazon的Kindle》一文,以及Eye without S的《什麼? Kindle熱賣...出版業的危機??》都做了點類似的著墨,不嫌棄的話可以參考參考。
因為這次較晚看到論壇題目的貼出,所以有機會可以好好參考一下這次參與討論者們的意見。而這次參與的討論者也特別的多,大概是因為這話題蠻切身的吧?那筆者就借力使力,整理一下大家的觀點,然後提出筆者的小小看法。
這個題目,就筆者觀察來說,應當是已經被業界討論的快要熟了吧?畢竟對於出版業、報業或其他實體的資訊提供業,都感受到了網路對自身產業產生的強大衝擊。而大部份會就下面幾個面向做討論:
第一個是時勢的推力。包括早期單純的網路上資訊匯集,使用者可以不用透過實體媒介,就能夠得到以往同量的資訊,甚至更廣。但一開始還受限於只能於電腦前觀看,而電腦當時又不是人人皆有。隨著慢慢的演進,消費性電子產品出現了螢幕,螢幕後來又慢慢的變大。產業又注意到了這塊久攻不下的堡壘,將更多的便利服務加入至大半是掌上行帶了就走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上。而如今,甚至有了專門提供電子式閱讀體驗的實體產品,例如Kindle的出現。有部分人是引此為據,認為扮演著類比科技最後一個堡壘的實體資訊提供業,將會被攻陷。
而這邊小離題一下。而這些泛出版業者,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在得知傳統只有自己能提供的服務漸漸被取代後,多半都會有所以牙還牙。沒錯,他們也進軍了數位資訊提供。例如台灣各大報都有自己的新聞網站,而且可以查看所有在報紙上登過的新聞、圖片。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今的狀況是,泛出版業者們,一方面努力的進軍網路市場力求革新,一方面還是守護者傳統的實體出版業。這個便是大家討論這個題目通常會出現的第二個面向:實體媒介不容取代?
這邊引用一下在論壇討論串中Stevenlin的留言:
很久以前,一本書的完成和複製,全都需要人工。甚至連保存書本本身都是一件很花資源的事情。因為在書的歷史裡面,書的材質從泥板變成紙草手捲,之後進化成羊皮紙再變成紙張就花了幾千年,而在六世紀中國發明雕版印刷,十五世紀末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前,世界上所有的書籍都是手工抄寫的。而書的形式也從笨重的泥板,還有不易展開和保存的紙草手卷轉換成為現在容易擺放和收藏的書本形式;另外,曾經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閱讀螢幕上的文字會消耗相當於閱讀紙上文字的十倍精神。那時候我只覺得,書本的存在是演化而來,不是這麼容易被取代的。
這樣的想法,筆者也曾想過。但是至今筆者還是沒有見過比較有說服力的調查,告訴我們實體媒介在人們心中的價值有多大?是否大到不能被取代。
筆者是認為,若真的是革新性的服務,應當很快速的就會取代原有的舊服務。但是在出版業這塊市場來講,之前Sony公司也做過了類似現在Kindle在做的事情。但是其效果並沒有如今的Kindle好,而且還差蠻多的。這跟筆者想的就有了出入,我們發現消費者對於實體媒介的依賴度是慢慢的降低。這個應當探討。
不過,筆者並不認為,實體出版物的銷售成績下降就是全面的轉換到線上出版物上。這應當是存在著很複雜的原因。這個部份,筆者就沒有看到朋友們有做出討論。
大家應當都知道,台灣人的閱讀能力在亞洲先進國家中是敬陪末座的吧?在世界上也是如此的。但以前是這樣嗎?好像不是吧。台灣人的閱讀習慣是日以繼夜的在慢慢的減少的,會造成這類的結果有很多複雜的社會因素。但是我們可以倒出一個結論,這樣的結果是會使得出版業者的銷售量減低的。因為當人們不再閱讀的同時,買書的人就會慢慢的減少。但是不買書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進入到網路上去觀看他以前會觀看的東西。因為他不看了嘛。
所以筆者認為,不管實體出版物會不會被取代,出版業者要注意到幾個問題。第一個,大家都已經做的蠻好的一項,就是隨著時代做適當前進。也就是進軍網路這件事情,大體上是進退得宜。第二件事情,筆者很愛講的,就是社會責任。今天賺錢固然重要,但是我們發現今天不賺錢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社會對於閱讀的不重視,而不重視閱讀的結果是導致國家競爭力下降,到時候受到更全面影響的還是出版業。那不如自己種瓜自己收,只要出版業培養出愛閱讀的下一代,不管到時候演變成什麼形式的閱讀體驗,不怕不會賺錢,不是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