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鎖書店前,不得不倒地的文化傭人-談誠品與出版社事件。
其實本來沒有打算要談這件事情了,因為知道還有許多專業的前輩,比我更了解出版業與書店商之間的問題。果然,今天一到「老貓學出版」,就見老貓前輩已經對此事做出評論。但回頭想想,越多人寫文章才能讓這事情越被重視,雖然隨心齋這沒什麼人常逛的,但總是出一份力。
筆者是於中時電子報見這一新聞《誠品強勢談判 出版業冰風暴》。不消說,這又是一件出版商與書店商之間的爭議。就像之前的金石堂事件一般。
新聞部分內容,就勞煩各位朋友們自行點閱。事情簡單的經過,便是誠品像各個出版商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包括進書制度等等。筆者這邊簡單位大家列出:
第一,誠品書店要求交易往來的出版社與經銷商,將現行的「月結制」轉成「寄售制」。而在轉制之前,誠品要求出版商將全台誠品書店所有分店,所有留在誠品的庫存書全數買回。
第二是誠品還以書面要求往來的經銷商與出版社加入誠品設立的「誠品供應鏈平台」,成為這個平台電子商務的當然會員。誠品並片面立下期限,要大家簽訂合約,繳交平台年費與交易費。
第三,誠品並要求出版商,未來他們在誠品寄售的書籍,若有遺失,或出現盤點差距,出版商必須替誠品負擔部分損失。
引用自中時電子報
誠品的營收筆者不清楚,但誠品展店速度很快,相信大家都了然於心。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導致如今資金無法週轉。而電子商務平台、負擔部份損失的部份,筆者試問,誠品經營真有如此慘淡、困難?何須做出如此不利於現今已苦不堪言的出版商的要求?如果沒有的話,那這到底是不是對出版商的一種咄咄逼人、吃人夠夠?
那麼多的雜誌報導誠品的成功哲學,筆者其實都不太愛看。說的更直接的,也是事實的,筆者並不愛去誠品。我討厭那種人雜、東西雜,商業化銅臭給我的感覺。
筆者認為,書店與出版社都肩負著一股社會責任。「讀好書、做好事、做好人」。沒有了好的出版社為社會選擇優良的出版物,民心何得提升?沒有好的書店商為人民提供優良的場所,文風何得提升?
如今在大者恆大的情況下,大型連鎖書店的經營模式漸與當初之立意背道而馳,轉向了商業化、獲利優先的道路。儘管筆者認為,再好的書賣不出去就是爛書,所以應當要有行銷。但是這之間應當取得一個平衡點。而不是一昧的狂打品質普通的書籍,這對書店及消費者來說都是兩敗俱傷,不是嗎?
買書的人少了,閱讀的人少了,筆者知道出版業及書店商都遇到相當大的困難。但難道誠品不與出版商共體時艱?要知道,出版商都垮了,誠品也沒書賣了吧?然後台灣買書的,讀書的人就更少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筆者還是認為,誠品若真的有心。就應當減緩展店速度,空出一筆資金來扶助台灣的出版業者。共同成長,才有希望吧。
筆者小小意見,歡迎各味賢達指教。
2 意見:
大吃小,聯鎖店獨佔市場的情形可說是源自美國啊!
美國的starbucks會竭盡所能且不計盈虧的把新店開在小咖啡館的旁邊,等小咖啡館倒閉;以這樣的方式吃下所有通路。
除了starbucks之外,美國的Borders、Barnes & Noble都是連鎖店的經典。Borders 還有 Barnes & Noble都是超大連鎖書店;因為這些超大連鎖書店的出現,有特色的小書店就漸漸不支倒地了。
過去中學時喜歡逛桃園誠品,但現在在去誠品,發現稀有的外文書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成堆的暢銷書‧‧‧。
也許,這是某種全球性的現象。因為大批發可以節省成本,而為了要符合大眾口味,書店會選擇大批發最可能大賣的書;所謂的獨特性、品質,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被犧牲了。
希望台灣的出版業能度過這樣的困境,繼續選好書,印好書;也希望有特色的小書店能繼續生存,給我們一些獨特性。
To Stella:
謝謝你的回覆。^^
我想只要對好書的需求持續存在,好書就會存在。儘管可能很殘酷的,出版業都倒掉,好書改由作者自行出版之類的。方式是會變的,但只要好書不變就好。
而好書不變的方式,就是消費者們繼續需求好書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