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藝術,高利潤的美感市場
一種具備藝術感、文化感與靈魂的產品,已經是銳不可擋。
筆者先前寫兩篇讀書拾得《藝術創業論,藝術 + 收入 = 成功 ?》、《
讀《文化是好生意》有感》中,均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文化藝術等不等於Money?」。而對這兩本書的作者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是因為新興市場低勞力成本打造的低成本品牌,還是人類的物質慾望已經漸漸滿格準備跳轉至精神慾望。對這個問題來說,都是朝肯定的方向發展。
因為就前者來說,迫使已開發國家的企業朝新興國家行低勞力成本之道之後,唯一剩下的道路便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而絕大多數提高價值的方式都著眼於提高設計質感、製作良度,且最好付有一種別的同樣產品無法取代的「藝術文化靈魂」。
就後者來講,在已開發國家人民的物質需求已漸漸滿格的同時,就像西歐十七、十八世紀一樣,開始尋求所謂「奢侈品」,來滿足精神上的渴望。當時促成民族國家及資本主義的所謂「中產階級」,如今的數量與比例是比當時來的多的。相對的多,影響力就相對的大。當這個族群也想在市場上尋求滿足精神需求的商品時,這類類似奢侈品的「藝術文化靈魂」,剛好填補了這些空缺。
但是筆者相信各位朋友都知道,這樣的空缺還沒被填滿。而且說不定這樣的空缺會隨著開發中、未開發國家的開發程度,慢慢的繼續擴大。所以針對這類產業的具體例子、報導也會越來越多。
筆者在一月份的《哈佛商業評論》中,看到了一篇羅伯‧奧斯丁(Robert D. Austin)教授的文章「協調美感衝高利潤」。這篇文章雖然無第二段筆者所寫過拾得的那兩本書籍般將美感產業的緣由敘述的那麼清楚。但是他提出了三點當今尚未投入美感產業的企業應當注意的危險。
以高價精緻家用品製造商Vipp為例。Vipp之所以享譽歐洲,靠的就是設計卓越、作工精良,以及有關創辦人賀格‧尼爾森(Holger Nielsen)與瑪麗‧尼爾森(Marie Nielsen)的知名故事。他們的垃圾桶每個售價高達五百歐雲,而且從1939年賀格為了瑪麗的美髮沙龍而發明了這款垃圾桶以來,造型幾乎沒有改變,但這個設計卻被羅浮宮視為經典。
而且根據奧斯丁教授在文章中所表述的,根據他粗略的估算,跟大多數拼命壓低成本的製造業所獲得的蠅頭小利來相比,美感產業的利潤可達300%。而他稱這些美感企業具備「美學一致性 (Aesthetic Coherence)」。
而什麼是「美學一致性」呢?教授提出來的敘述,讓企業更能有條理的進入這樣的美感市場。所謂美學一致性便是「整個故事鋪成、產品、合作夥伴、甚至銷售管道,必須組合成一幅讓顧客看起來覺得協調的畫」。
而達成美學一致性的知名企業則有 Target、IKEA、OXO International等。
教授也提出了一項失敗的案例來為他提出的三項危險做前導。這件事情為沃爾瑪(Wal-Mart)想在自己的商場賣較高級的時裝。各位朋友可以跟著筆者一起想像,什麼都賣什麼都便宜的沃爾瑪,就像台灣的家樂福。各位朋友能想像家樂福裡面擺了LV、C開頭的青蛙牌之類的高級專櫃嗎?而這樣的情況便被奧斯丁教授認為缺乏美學一致性,也導致了渥爾瑪放棄了這項策略。
在這邊,筆者幫各位朋友們整理一下這三項創造美學一致性的過程可能會碰到的三項危險。
危險一:省略準備工作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企業沒有準備好包括了品牌故事等方面事務,便踏進這塊領域的話,失敗的機率可是高的嚇人。
危險二:為效率犧牲潛在利潤
這一點提醒各企業,降低成本在美學產業還是需要的,但是當降低成本的同時會損及此商品的品質時,就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價格儘管下降,但品質的下降會帶來比降低成本得到的利潤更高的虧損。
危險三:追逐低利潤業務
提醒企業不要過分追求低階市場,不然到頭來,這樣的企業以為自己晉升美感產業,但是同時還是在賣著所謂的大眾商品。
文章的末了段落,教授也拋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能發揮美學一致性的都是北歐企業?」。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同時也值得我們大家一起好好的思考。同時台灣的想做成功品牌的企業,也該好好的思考這個問題。
不過教授最後給的答案頗幽默的,他說北歐的企業因為勞力成本太高了,只能拼命的埋頭去創造差異化,不然就死路一條XD。
內容參考:《Harvard Business Review》。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