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網路真的有「種性制度」嗎?本土Web 2.0的兩條路。

種性制度源自於印度,是一種從古印度直至今天一直被印人遵循 (雖然印度憲法已經明定廢除,但依舊無法全部革除) 的封建制度。種性制度將人民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階級與階級之間有著絕對的職業分野,社會地位亦同。階級與階級之間不能通婚、有所往來。

 

之前筆者在《Web 2.0 是不是推起來了,不是誰說了算。》之中提到,台灣並不是沒有人在使用所謂的 Web 2.0 服務,是台灣本土的 Web 2.0 網站在數量及使用人數上不敵國外網站才對。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台灣 Web 2.0 的網站在數量以及使用者人數上面皆落後給國外的大網站呢?

 

筆者認為應當是外國網站如 Youtube 等,不具備所謂「區域性」的限制。即便功能相當之簡單,一般的使用者甚至也不會使用 Youtube 上面的 Social 功能 (如對影片評分) ,卻只因為上傳影片、分享影片這些行為是完全不需要文字來做媒介的緣故,Youtube取得相當大的成功。

 

反觀回來,所謂的「書籤網站」。Digg、美味書籤等外國大型書籤網站,先撇開「推文數跟使用者數量呈正比」這個說法。之前筆者曾聽過種說法,說他們網站做的是多麼簡單如 Web 2.0 的精神,所以推文數才會那麼多。

 

筆者聽聞的這項推論,白話的來說,亦即就是「越符合 Web 2.0 精神的網站,網站使用者與網站參與度會越高」。這樣的推論乍看之下或許正確,甚至能夠舉出 Youtube 當作例證。但要推翻這樣的推論,只要問個問題:「Digg、美味書籤在台灣的使用者有 Youtube 的 1/2 嗎?」,就知成立與否。

 

但是各位朋友們,請不要忘記,儘管同為 Web 2.0 網站,還是有所謂的分野在的。身為「書籤」網站,似乎就難逃一死的得被「區域性」特質給限制住。當然不用說的,台灣地區主要的書籤網站為 Funp 和 黑米。

 

回歸到這篇文章 (離題了五段XD),從上面敘述中,筆者與各位朋友們應當能先取得一個共識,那就是 Web 2.0 網站有時真有其「區域性」的限制存在。而因為這種限制,在網站的擴張上必定造成了一個極限。

 

而今天這篇文章呢,最主要的不是要談國外大網站進行跨國擴張的時候所遇到的困難。而最主要是針對國內的 Web 2.0 網站,談一個類似「區域性」的東西。可以稱為「文化分野」,也能像筆者開玩笑的說成「種性制度」。

 

類似的議題,《數位之牆》的黃紹麟前輩,在其《Web 2.0 ,終章(二)有文化的網站做不大》一文當中有談到。那麼筆者就借力使力的從這篇好文章所談論的東西來切入,然後再帶入筆者所要講的。

 

國內最多人使用的本土 Web 2.0 服務應當還是「無名小站」或者「天空部落格」之類的 BSP。對照上了 Funp或黑米等本土書籤網站,可說是鯨魚對上海豚 (說小蝦米有點太低估他們)。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市場局面?筆者以前說過,Web 2.0 的發展基礎是社會學,因此一個Web 2.0 網站的用戶數多寡,完全看它佔領了那個社會階層(或者文化階層)而定,那個階層直接決定了用戶數的上限。

   引用自《Web 2.0 ,終章(二)有文化的網站做不大

 

的確,若拿出上述兩組 Web 2.0 服務的使用者資料做比對,兩組之間的差異是相當顯著的。無名那邊的大概就是一般民眾,如走在路上的國高中妹妹。而 Funp 這邊的呢,則可能是某校的某個資管系學生。

 

也就是說,使用者所屬群體的人口數量越多,那麼在假定「能吸引到一個國中妹妹就能吸引到全台灣過半的國中妹妹」的情況下。擁有大眾使用者群的網站,便能以量取勝的獲得相對於擁有小眾使用者群的網站還要大的市場局面。

 

那麼,造成市場局面大小差異這樣的結果的原因,說是使用者是廢話,始作庸者為「網站」本身。用黃紹麟前輩的說法來講,就是一種「文化氛圍」,或說「目標使用者」的不同。而前輩在他的文章中也是劈頭的就直講「講不出來是什麼文化」的網站,才有可能突破文化間的藩籬,做到最大。

 

所以,Web 2.0 到底有沒有種性制度,筆者認為是「有」的。我們的確是很難去找出更多跨文化間共同會使用的 Web 2.0 服務。也許能說 Blog是一項大家都會使用的服務,但是馬上就會浮現出無名小站使用者跟 Blogger 的使用者的分野。

 

故筆者在此認為,不管是 Funp 等書籤網站,亦或者其他本土的 Web 2.0 網站,擺在眼前的只有兩條路。就想像冷戰時期的柏林圍牆吧,一條路是繼續的兩邊生活,另一條路便是推倒他,網路上大家都是老大,決定在你。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如果要保持小眾市場去經營,那麼就好好的經營小眾。儘管到最後某個書籤網站上都只剩下科技狂人在推文,各位朋友們也會因為那邊是科技狂人的出沒地而去那裡尋找相關資訊。

 

但如果你要讓高牆倒下 (我沒有推薦李家同的書唷!),那麼你就得狠狠的把牆給毀了。說穿了,說難了,或許還是只能去尋找那一個大眾市場會接受的服務。

 

加油!台灣的 Web 2.0 !

1 意見:

yypeng 提到...

我的看法不同

問題沒那樣複雜
應該還是在人數(採樣的母體就小)
想要衝人數 要宣傳(比例衝高一點)

台灣正體中文網友自己架設Blogger比例比起英文網路世界 可能還不夠多(自己不架 就比較不會注意..)

使用正體中文上網的網友比起英文使用者就只是零頭(搞不好 可能只有英文使用者的1%)(說不定連正體中文Blogger都只有英文Blogger的1%)

做個實體市場調查就知道

Designed by Posicionamiento Web | Bloggerized by GosuBlogger | Blue Business Blogger